。
第一次来哈尔滨,
二,是夏天,林誉
之回去探望他的姥爷时,
娇一闲逛,也去看了那出名的松花江, 坐了索道。印象
最深刻的就是那边的水果卖得很贵,
标签, 再度确认是不是自己眼
花。末了, 还抬头,
“板,
?”
以前这边经济好的时候, 林臣儒和龙娇也这边做过一些小买卖, 那时候运输能力有限,北卖的稀罕水果也不多, 基都是地的,价格也还行。现不一样了, 南的水果千里迢迢地运过来, 费用高, 水果品类多了, 也贵了。
之前没孩子, 龙娇大大, 花钱如流水;有了格格后, 就不行了,一分钱都要掰成瓣花,哪里舍得再掏这“冤枉”钱。
龙娇连连咂舌, 最后空着出水果店,和门外的林格语重长地说, 还是回家去吃,这边卖得贵,不是正常的价格。
可那天晚上,林誉之就他们送来一箱芒果,还有一小箱的仙进奉鲜荔枝,说是知道林格爱吃荔枝,特意带她。
荔枝还带着叶子,鲜鲜嫩嫩地挂着枝,林臣儒翻来覆去看遍,和龙娇说,这东西从摘来到现,还不到一天。
那时候还正放暑假,林格出来玩也带着作业。龙娇洗干净了荔枝放她旁边,她埋头写作业,剥了皮放嘴里,甜,又冰又鲜的甜,和之前林臣儒贪便宜买的水果店处理荔枝味道完全不同——可就算是处理的,江苏,一斤也要十二十块钱。
林格吃了一盘子荔枝,第二天喉咙都是痛的,火辣辣的肿。
荔枝这东西,吃多了上火。不是什么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而是结结实实的“一荔枝三火”,往后天,她一劲儿喝火茶,什么锅包肉杀猪菜酱骨头,她都吃得一边痛一边吸气,又贪荔枝的凉甜,剥开了壳子,小翼翼地吸吮着藏其中的嫩果肉。
后来回想,林誉之就像那一箱空运来的荔枝,昂贵,冷丝丝的甜,吃多了上火,又痛又爽。
第二次去哈尔滨,则是林格高三的那一寒假,那还是她第一次见北国的雪。
江苏的冬天也雪,不过鲜有这样浩浩荡荡的皑皑白雪,十多厘米厚,一脚踩上便要深深陷入,印象中上次暴风雪还是2008,考试取消,学校也要停课。但现中国最北的这省份,林格看到厚雪的兴奋劲儿持续到两只脚开始麻冷,冻得她指关节又痛又痒,瑟瑟抖地往房间里藏,还是不住地痒,要痒进骨子里了。
玩雪之前,俩人刚刚因为一件小事吵了架。林格去玩雪,林誉之也没有阻止,一直冷淡地看着她。林格目不斜视,想可算是让他看到笑话了,他现这表情,表面看着不显山露水的,指不定里面早就已经开始嘲笑她了。
越是这样想,林格越是恼,一恼,更痒,表层麻木一层皮,皮肉无数啃噬的小蚂蚁。
没走步,林誉之团了一雪过来,林格以为他要报仇,撒腿就跑,没跑步,林誉之轻松拎着她帽子,大力一拽。
林格踉跄后退步,背对着倒进他怀里。
林誉之不说话,拿冰凉的雪径直往林格上捂。气得林格破口大骂他狗屁倒灶,林誉之无动于衷,任由她骂得没声音了,冷着脸开口。
“拿雪搓,不冻。”
林格后知后觉,一双不再麻木得钝痛,隐隐开始热。
她还是拉不脸,只说:“我都被你搓红了。”
她又抬头,理直气壮:“被搓的人是我,你又脸红什么?”
林誉之低头,又是一坨厚厚的雪压她背,反复摩擦,他声音也要随着这摩擦而沉去:“因为我有基的廉耻。”
礼义廉耻。
那时候的林誉之的确深深地具备着这些宝贵品质,而现,这些东西似乎又他底缓缓渐渐地复苏了。
第三次再来到北国的林格,身边没有林誉之,只有林誉之的弟弟——那头正欢乐地叫林格出去玩雪的雪白萨摩耶,他此刻正兴奋地站房间门口,献宝似地同林格形容外面的风雪有多大。
“你快去看看呗,那么大的风,都一头假吹跑了哈哈哈哈哈,假前面吹,头后面追,”杜静霖说,“你又不怎么来这边,难得出来一趟,咱们去堆雪人啊。”
林格趴床上,反复刷。
一无所获,林誉之那性格,八百不一次朋友圈。
但她知道,林誉之看。
不仅看,他还评论——仅限于她,林格每一条,他都评论。
……尽管只有字。
“不想动,”林格说,“外面冷了。”
的确是冷了,她南的冬天也冷,但不是这种。
那种潮湿的阴冷,是绵绵不绝的细雨梨花针,而这里干燥、直白的冷,就像出门就被彪形大汉迎面扇脸,钝刀子切冰块儿,麻木的痛。
林格没什么经验,行李箱就带了那么些衣服,堆一堆,卷来,最厚的外套就身上这,250g。
现她隐约感觉,选择穿250g羽绒服来这里的自己就是二百五。
杜静霖轻气盛的,平时最放纵的爱好也就是蹦极。他被杜茵茵教得很好,不是那种换女友如换衣服的富二代,杜茵茵还希望他名声好些,将来能够和一门当户对的女孩子结婚。
是以,杜静霖到了现,还保持着纯洁的“男”之身。莫说火气有多旺盛了,就现,他往雪地中仰面一躺,那周围的雪都得被他体温完全融化。
“不冷啊,这哪里冷了?”杜静霖奇怪,“你该不是烧了吧?”
这样说着,他坐床边,伸要去摸林格额头。
上中学时候,他们关系就好,那时候虽说有性别意识,但这种上课一罚站一打扫卫生的友谊,还是无比地纯净。
林格眼里,和她一块儿一长大的,都和姐妹差不多了。
杜静霖之前半开玩笑说要追她时,她还有种“姐妹忽然变弯”的诡异感。
幸好现杜静霖不再提这件事。
林格还看机,她不确定林誉之有没有看到那条朋友圈,一愣神,杜静霖的掌已然贴到她额头。她侧脸,让开:“杜静霖你皮痒了是吧。”
“试试你有没有烧,”杜静霖缩回,煞有介事地摸了摸自己额头,“还行,我不烧,你有点烧。”
他低头,飞快打字,不知是和谁聊天。
林格点开林誉之头像,他仍旧没有任何消息。
她沮丧地关掉对话框,趴床上,一动不动:“算了。”
杜静霖说:“什么算了?”
“就算是烧也不用去买药,”林格瓮声瓮气,“你这儿人生地不熟的,万一我弄丢了你,没办法向你爸妈交代。”
杜静霖说:“啊?买药能丢什么?对了——”
他晃晃机:“誉之哥听说你病了,我列了治退烧和感冒的单子,说这酒店附近就有家药店,是他们集团的。”
林格猛然坐:“林誉之怎么知道我们住这酒店的?”
“啊?他我朋友圈点赞了啊,还评论了,”杜静霖奇怪,“你出来玩没和他报备啊?我以为你早和他说了呢。”
林格确定自己之前已经关掉了苹果机那该死的定位,她问:“所以你告诉了他,我们住哪里?”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“嗯啊,”杜静霖实实,“还有房间号,也说了——就和你之前报备的流程一样。”
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林格坐床上,往拉,看杜静霖两小时前的那条朋友圈。
只差了不到一分钟出,如果林誉之看到了杜静霖,那肯定也能看到她的照片。
而他独独只杜静霖一人点赞,评论。
林誉之:「拍照技术真好」
没了。
都没有夸一句林格的照片好看,他只点评了这一句。
林格坐床上,沉默地看了这条朋友圈许久,侧脸看杜静霖。这和林誉之有着血缘关系、却不能兄弟相称呼的人,林誉之没有叫过他一声弟弟,也基不林格面前提他。
这一刻,林格忽然间察觉到,其实她并不如自己所以为的那样了解林誉之。
她甚至不知道林誉之对这亲弟弟的真实看法。
以及现,林格也不清楚,林誉之为什么避开她的朋友圈,为什么已经知道了她千里迢迢地来到哈尔滨,却还是不问候一句。
“……行吗?”
林格抬头,看杜静霖:“什么?你说什么?我没听清。”
“我说,”杜静霖说,“你这里等我,我去药店里你买感冒药,你就先别出门了,免得再冻着,行吗?”
林格说:“去吧。”
她没有再纠结,默默拢紧肩膀上的毛毯,仰面躺床上,又打开机。
林誉之还是没有消息。
杜静霖哼着歌出了酒店,一出酒店玻璃门,迎面而来的寒风,冷冷钝刀子割肉。
他一边庆幸林格没有出门,一边裹紧围巾,打开机导航,点开微信聊天记录,按照林誉之他的药店地址,顶着风雪,按照导航指示走。
药店的位置的确不算远,走路只需要1.2公里,恰好是出租车师傅不愿意拉、公交车也不顺路的位置,风雪大,杜静霖顶风走,淋了一身雪,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到。
店员一听他要感冒药和退烧药,看了一阵,抱歉地说,有一样药缺货,但是别担,他们让人去调货,大约半小时后就能送来。
半小时,还杜静霖的可接受范围之内,他想了想,表示可以等待。
又不忘问一句:“对了,你们这里有避,孕套吗?标准尺码,一盒,谢谢。”
店员转身去货架上找药的时候,杜静霖站玻璃柜台前,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。
他完全没有注意到,玻璃门外,一辆黑色的车顺风疾驰。
林格也不知道。
她其实都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烧,躺了一阵,混沌的大脑终于回转。她坐,打电话叫酒店前台,让她们送了支额温枪上来,量了一量,36.7度,尚正常范围内。
又试了两次,一次37.1,一次36.8,不算烧。
林格消息杜静霖,说自己好像不烧,你回来吧。
天快要黑了,等儿刚好可以一吃晚饭。
杜静霖没回。
林格打电话过去,提示机关机。现户外室温零二十七度,机电量掉得快,冻关机也有可能。林格床上静坐片刻,身,还没穿上衣服,就听见门铃响。
她不怀疑有他,打开门:“杜静霖,你可算回来——”
门外不是杜静霖,是林誉之。
黑色羽绒服,黑色裤子,黑色围巾,他整人都好似被一团黑色的沉雾包裹着。
林格叫:“哥。”
“嗯,听静霖说你烧了,我来看看,”林誉之问,“现多度?量过吗?”
他摘掉套,去摸林格额头,林格脸一偏,没让他碰到。
一刻,林誉之迈入房间内,伸关上酒店房门,一按住林格肩膀,另一只结结实实压她额头上。他只来得及摘掉一只套,捏住她肩膀的套上还弥漫着寒气,隔着一层羊绒衫,结实地贴靠她肌肤上,强悍挤压着她的热源。
林格叫:“哥。”
“现知道叫哥了,”林誉之说,“刚叫谁的名字?——他也这么摸你额头了?你现让他碰,也不让我碰?”
“额头测量体温又不准,我这里有额温枪,”林格解释,“刚开开门的时候,我又不知道门外的人是你,你什么话都不讲一声,突然跑过来,我当然还以为是杜静霖呢。”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“不用额温枪,你不烧,”林誉之放,摘另一只套,也摘围巾,脱掉黑色羽绒服,里面是件黑色的衬衫,玛瑙的纽扣,温温润润的光泽,他转过身,将衣服仔细挂好,“没事,我是你哥,又不是什么爱吃醋的毛头小子,能理解,只是开门时叫错名字而已,不是什么大事——”
挂好衣服,林誉之摘腕上表,轻轻搁桌子上,侧脸,浓长睫毛,沉沉眼睛,淡淡微笑:“你只要艾草时叫对名字就没关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