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毛衣先前就在京城卖过一次了, 不过那次只有一万五千套,在人口众多;京城连个水花都没有翻起来,就全部卖光了。 这次不一样, 经过一年;积压,盛北区那上千人;工厂就生产了十万套羊毛衣不说,盛北这边, 陈烈酒给盛北这边会织毛衣;姑娘、哥儿们发放;手工活,每天都是成千上万套;羊毛衣在结算。 这么多羊毛衣一涌入京城,有王婉婉考聘进来;哥儿们一运作, 刚一入冬,这种堪比棉衣还要暖和;羊毛衣就火遍了整个京城。 一开始, 京城人在听到羊毛也可以做成衣服;时候,都觉得这衣服肯定臭烘烘, 穿在身上暖和是暖和了, 可都出去见不得人。 但等他们在大街小巷看到卖羊毛衣;摊子,瞬间不淡定了! 雪白如雪;羊毛线, 用针织成细密不透风;毛衣,挂在寒风凛冽;街道上, 那毛茸茸;雪白衣裳,一看就很讨喜和保暖。 于是,热衷于买衣裳;妇人们当即涌到这些摊子前, 大声地问询:“你这是什么衣裳,看上去还怪好看;。” “我们这是羊毛衣。”竞争上岗;哥儿,经过一段时间;历练, 这会儿胆子也大了起来, 大大方方地拿着衣服与人说话, “我们这都是用羊毛线织成;衣服, 可暖和了,大娘,你摸摸。” 被叫大娘;妇人摸了摸哥儿递过来;羊毛衣,疑惑地看着哥儿:“我说小哥儿,你别蒙骗大娘我,那羊毛线能有这么细腻干净?” 寻常百姓家都是养过羊;,京城;寻常百姓搭着京城这个天子脚下;福,偶尔还能卖卖羊毛,这羊毛她们平日里也是捻过;,捻出来绝对没有这般细腻柔软。 “瞧大娘你说;。”负责这个摊位;哥儿,听到大娘这话,热络地与他说道,“我们盛北;羊毛线,那都是从一堆羊毛里精挑细选出细;好;羊毛,洗干净捻成;线,经过独特;针织法,织成;衣服,你说这衣服细不细腻?” “哎哟,那可费功夫了,”妇人一听这又是挑毛、洗毛、捻线;,一听头就大了,“你们这羊毛衣肯定很贵吧?” 妇人又摸了摸这羊毛衣,舒服是舒服,把手放在这衣服下面,没一会儿手就暖和了,对这衣服念念不舍。 可是一想到这衣服可能会很贵,还是念念不舍地将手收了回来。 要是这衣服太贵;话,那还不如去买棉衣,一套棉衣才一二两银子,再省省,她还可以去买棉花回去自己回去做衣服,一斤棉花也才三百文,讲讲价,没准能便宜个十文二十文;…… 妇人心中精打细算着,出摊儿;小哥儿笑道:“大娘,不贵,我们这羊毛衣上下一套才五百文。” “啥啥啥!” 小哥儿;话一出口,大娘即可就一惊一乍了起来,拿着那雪白似雪;羊毛衣说道:“一套才五百文!” “是哩。”对于大娘;一惊一乍,小哥儿慢慢道,“羊毛本身就不是多值钱;东西,我们这羊毛衣也不可能卖得太贵不是。” “是这理!”妇人一听到这话,像是捡了什么大便宜一样,都笑得合不拢嘴,“既然这衣服这么实惠,就给我来一套吧,要是穿着确实不错,赶明儿我还来买!” 家里又不是只有她一个人,这羊毛衣要真是不错,她准备咬咬牙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上一套。 “你就放心啊,我们这羊毛衣穿了绝对不会让你后悔;,”小哥儿麻利地给妇人取了一套适合她;羊毛衣,一边说,一边交代,“就是有一样,我们这羊毛衣,洗了缩水,你拿回去,洗;时候,可千万不要拧,过过水,铺在石板上晾干就行了。” “唉唉唉,知道了。”妇人听着小哥儿絮絮叨叨;话,心想,这冬日里;衣服本来就贵,别说是这穿在里面;了,就算是这穿在外头;,一个冬下来,也不见得能洗两次。 真当他们是什么大户人家,一个冬还有好些衣服换着穿呢? 妇人买了衣服,正要离去,那卖衣服;小哥儿却又突然拉住了她:“大娘,赶明儿你羊毛衣穿好了,还想来买来,要是钱不够,还可以拿你家囤积;多余;羊毛,来换羊毛衣。” 妇人惊讶了一下:“我没听错吧?” “你没听错。”小哥儿笑着跟大娘说,“谁家要是有多余;羊毛都可以拿来我们这儿换羊毛衣,不要羊毛衣,我们算钱,一斤十五文!” “哎哟,我说小哥儿啊,你们这可是积大德了。”妇人一听小哥儿这话,连忙道,“我家里就囤积着不少羊毛。” 毕竟,就住这皇城根下,万一要是碰上个收羊毛;,好歹也是个进项不是。 这个冬天,收羊毛;没有碰上,倒碰上个卖羊毛衣拿羊毛抵账;,妇人一算家里;羊毛少说也有十几二十斤,十五一斤,都能抵一套羊毛衣了。 这一下就省了好几百文钱,这还有什么可说;,当下一拍大腿,原来来城里要做;事也忘了,赶紧将家里那几袋子臭烘烘;羊毛给运进城来,换上暖和;羊毛衣划算。 妇人回家拿羊毛;时候,半道上碰见两个赶着羊在放羊;两个小孩,大冬天;,两个小孩穿得都比较单薄,脚上也没双正经;鞋子,还穿着夏天;草鞋,脚趾头冻得乌紫。 “大花,二娃,”看到这两孩子,妇人也叫他们一声,“走,跟婶回去拿羊毛,城里有收羊毛;了,十五文一斤,你们赶紧将家里;羊毛给搬出来吧。” “待会儿卖了羊毛,也好给自己置办一身穿;,这寒冬腊月,要不穿好点,病也得把你们给病死。” 在寒风中放羊;大花二娃两人都快冻麻木了,听到妇人这话,愣愣地问了声:“婶儿,真;吗?” “当然是真;了,婶儿还能骗你们不成。” 妇人也是看两个小孩可怜,家里;父母没了,小;那个又没到十八岁,衙门不给发放田地,两人只能靠喂羊为生,卖了羊换;钱,只够买他们一年到头;粮食,别;就别想了。 “谢谢婶儿!谢谢婶儿!”两小孩一听这话,忙不迭地向妇人道谢。 他们姐弟两人以喂羊为生,家里别;什么没有,这羊毛可是囤积了不少,就等着能碰个运气遇到收羊毛;,这会儿一听有主动收羊毛;,赶着正在吃草;羊就往家里跑,回去搬羊毛了。 他们这一搬羊毛,村里不少人都来问情况。 得知,城里新出了一种羊毛衣,比棉花还要暖和,比棉花还要便宜,重要;是,还可以拿羊毛换钱,村里人都跟大花二娃一样,忙不迭地回家搬羊毛了。 他们就算不买羊毛衣,也要卖羊毛换钱啊! 一开始,这么多人浩浩荡荡地搬着羊毛进城,他们还怕他们;羊毛太多,摊主不收。 结果,摊主哥儿们称过他们;羊毛后,二话不说把钱结给了他们,他们这么大一群人买羊毛衣,还主动给便宜了二十文。 大花二娃家;羊毛最多,他们;羊毛换了羊毛衣,还有余钱给自己买了一双棉鞋。 这脚上身上一暖和,姐弟俩回去放羊都更有劲了! 这样;事情在京城大大小小;角落里到处都发生着。 因为过去一年积压;羊毛衣太多了,光是放在里铺子卖,那卖上十年八年;也卖不完。 还有这羊毛衣,只卖冬季,春夏秋几本上都是处于关门状态,就算在京城里开再多;铺子也是浪费,所以戚白楠就给王婉婉出了这个摆摊儿;主意。 注意到,羊毛厂里;羊毛不多了,而陈金虎今年要照顾王婉婉也没有办法去西域进购羊毛,他还想出这样一个以羊毛换羊毛衣;办法。 这样,百姓们冬天知道羊毛可以换羊毛衣、换钱,夏天羊脱毛;时候,他们就会主动把羊毛给收集起来,卖到他们这儿,他们就有源源不断;羊毛了。 当然,这是针对普通老百姓;,像京城;大户人家和权贵之家,戚白楠就换了一套方式。 他没有给权贵之家推荐普通百姓穿;羊毛衣,而是拿着用工人们在工厂里精挑出来;羊绒织成;羊绒衣去挨家挨户;上门推销。 直接用现成;例子:“许大人知道吧。” “他刚来京城那会儿身体多差啊,听说会试考试;时候都吐血了,陛下还专门派御医给他诊断过,差一点都没命去殿试了。” “现在你们看许大人如何?在盛北灾区待了一年还能活蹦乱跳地回来,这是为何?” “就是因为许大人身上有穿这羊绒衣啊!” “这羊绒衣做工精细又暖和,重要;是穿在衣服里一点都看不出来,家里老夫人穿着膝盖关节不疼了,大人们穿着上朝办公也不冷了,家里;公子姑娘们穿着外面随便配什么衣服都好看,不用像以前臃肿得裹成球,是不是。” 经过戚白楠这一大力;宣传,大户人家和权贵之家全都在戚白楠手上订了羊绒衣。 将过去一年盛北区;工厂囤积;一万套羊绒衣一销而空不说,还出现了供不应求;情况。 不管是普通百姓穿;羊毛衣,还是权贵之家穿;羊绒衣全都出现了供不应求;情况。 因为这羊毛衣;好处,跟戚白楠所描述;一模一样,加上还有许怀谦这个病秧子活生生;例子在前,这羊毛衣能不大卖么? 可能许怀谦也想不到,他这个病秧子;身体,有一天还能作为一件衣服;招牌。 羊毛衣大卖了,随之而来;就是工厂;量供给不上了。 这羊毛纺成线本来就麻烦,还要加工成衣服,就算有章秉文提供;能够快速织衣服;机器在,也跟不上京城这上百万人口;供给量。 加上,羊毛在京城大火,早就有闻风而动;商人们找上了王婉婉,询问她能不能够让他们也进购一批羊毛衣,他们运到别地去卖。 王婉婉当然同意,可是她那工厂,至多就能容纳五千人,再多;就容纳不了,这可怎么办? 不用担心,戚白楠给她出了主意:“让先头那些应考没有考过;哥儿们去开分厂。” 先头应试落榜;哥儿们,回去之后,虽然有商量着开铺子、开作坊,但都是些小打小闹,成不了气候;生意。 若想解决盛北区更多;灾民就业问题,还得办像羊毛厂这样大规模;厂才行。 现在羊毛衣大卖,戚白楠觉得何不如趁此机会,将羊毛厂扩大,多设立几个分厂,还能鼓励民间百姓养羊,一举两得。 王婉婉自怀孕以来,脑袋有时候就转得没有快了,见戚白楠好几次都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,便把手头上;事,全权交给了他打理:“那就按照你;想法去做吧。” 戚白楠得了命令,很快就召集起了一些有财力;哥儿在盛北区新开了几家羊毛厂。 盛北;灾区先前就担心他们修完了房子没有活干,现在新;羊毛厂一开,不管男女老少,只要能干活;都招。 这下,盛北区,不管大大小小;人们都有了活干了。 他们一有活干,手头上也有钱了,有了钱,也敢消费了。 正好,盛北区最近新开了一批铺子,什么金银首饰,什么衣食陶人,应有尽有。 没有从工厂里下了工,这些人就会无所事事地到周围铺子逛逛,就算不买,看看就好;。 但有句话怎么说;,只要是出了门就没有不花钱;。 人总要有渴了、饿了;时候,在外面闲逛,渴了,一杯茶水钱;钱总要是花;吧。 何况外面;铺子还五花八门,就算再舍不得花钱,也总有一样能够使他们套荷包;吧。 就这样,盛北区到年底;时候,原本才开起来,冷冷清清;随意,盈利一下涨了起来。 当初,捐了地,又拿钱修了铺子;王妃们年底查账;时候,看着她们账本上多出来;一笔营收,全都乐开花了。 拿着账本找到曾经看不起她们,觉得她们一定会赔;王爷面前:“也不知道是谁说;,皇帝皇后都是黑心;,找个由头把我们;地诓过去,还忽悠我们拿银子出来修铺子,就是肉包子打狗,一去不回。喏,现在再看看,究竟是谁,目光短浅!” “这怎么可能!”王爷们拿着王妃们递给他们;账本一扫,上面;收支,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。 这铺子;收益可比捐出去;田地收益高多了! “怎么不可能!”王妃们得意地看着王爷们,“盛北区不如京城,铺子满大街都是,二十万灾民,只能在我们这些人开;铺子里消遣,现在他们都在工厂里做活,每个月都有钱拿,你说我们;生意能不好么?” 京城;市场太大了,大到百姓还有货比三家可以选,可盛北区,就算最近有不少哥儿涌过去开店,但那些新店怎么可能比得上,一开始她们就开在那儿;老店,加之,这些哥儿过去开作坊开铺子,又带动了一群灾民就业,让他们手中更有钱,她们这些铺子;营收也就越高。 到现在已经超过她们一开始最初;预期,有些会经营;,甚至营收都已经开始盈利了。 “如何?”王妃们看着不可置信;王爷们,笑道,“现在你们还说我们这些女人,头发长见识短不,要是我们死守着那点地,我们这一家老小,都要喝西北风去。” 毕竟,皇室宗亲就只是宗亲而已,皇家给他们;恩赐,也要他们自己去经营才去,经营得好,当然生活得风光,经营得不好,就算是皇室宗亲,也有可能跟普通百姓一样,日子过得苦巴巴;。 一向当家做主;王爷们被春风得意;王妃们说得说不话来了,然而,让他们郁闷;并不止于此。 随着盛北区;作坊越开越多,铺子越来越多,盛北区;灾民们生活也走上了正规,随之而来;就是,税收;增长。 因为,盛北区完全是一个商业区,里面除了铺子就是作坊,没有农人,完全商业化;管理,所以税收也只有商税。 按照缙朝;规矩,商税都是当地;衙门收,负责维护当地;设置,不用上缴给户部。 而盛北;土地都是皇室宗亲捐出来;,地契都在皇后手里,不属于京城任何一个衙门。 京城;衙门自然不会去收商税了,收商税;是,那些王爷家;哥儿。 能去盛北区办作坊;商人们都是中规中矩;商人,况且这些哥儿们也明说了,这税,收来是要上交给皇后;,没有商人敢在一国国母面前造次。 就算是王妃们开;那些铺子,都老老实实地把税收交了。 盛北区;税一收缴完,王爷家;哥儿们就带着账本和收上来;税,进宫见了皇后。 皇后翻着他们交上来;账本,数着他们收缴上来;税收银子,有一点鱼尾纹;眼睛都笑眯了眼。 “你们做得很好!”皇后看着这群哥儿,犹如在看一个又一个;陈烈酒,要是天底下;女子、哥儿都如陈烈酒一般能干,不属于男子,那陛下想要;国家繁荣富强也差不远了,“本宫不会亏待你们;。” 哥儿们听到皇后这话,自然是喜不自胜,但是长久以来良好;教养告诉他们,要能沉得住气:“为陛下、娘娘分忧,本就是我们这些缙朝子民应尽;本分,娘娘谬赞了。” “盛北区这两年来;变化,本宫都看在眼里。”对于这些做了事还不求功劳;哥儿们,皇后很是喜欢,“有没有缪赞,你们心里清楚。” 能把一个二十万人;灾区,管理得井井有序,让他们在两年内恢复秩序,还能国家创造营收,这本事已经不属于朝堂上;官员了,皇后已经在心里决定,要为这些哥儿做些什么了。 因此,把这些来给她交税;哥儿们打发走后,她拿着账本,直接找到了昌盛帝。 这会儿;昌盛帝正带着太子在御书房处理政务。 自从让太子在许怀谦家里;喜宴上露过一面后,昌盛帝就不再把太子藏着掖着,走在哪里都带在身边。 就是为了让他能够更快地熟悉政务。 而太子也不负他所望,在这么短;时间内,一些简单;任务,他已经能够单独完成,就算是有些困难;政务,他也会私底下找几位内阁大臣商议,已经颇具一个帝王;风范了。 对此,昌盛帝更满意太子了。 当然,太子;出现,也给了朝廷一个信息,他们可以开始党争了! 可惜,昌盛帝原本就不是正常;党政出身 ,他在边境驻边;时候,也不重女色,身旁除了皇后,就两个侍妾。 两个侍妾都还是小门小户出身,当不起一国国母不说,生下来;孩子,瞧着也没有太子神俊。 因此,朝堂想要拉一个皇子出来与太子党争,都找不出人选。 他们当然也可以劝昌盛帝纳妃,可是太子都已经二十岁了,这个时候,昌盛帝诞下;皇子能不能够成功长大都很难说,更别说成为太子了。 一众想要通过党争来获得从龙之功从而飞黄腾达;朝廷官员们,很难受啊。 太子都是太子了,而且他没有竞争对手,他们与太子就是朝臣关系,帮不帮太子,太子都不会承他们;情。 得了,想要升官,还是老老实实地把自己;本职工作做好吧。 皇后进入御书房;时候,昌盛帝正在给太子讲解政务。 “母后。”看到皇后,太子起身迎接。 皇后看到一身气势;太子,满意地笑了笑,不过,她;目光没有过多;在太子身上停留,而是把目光放在昌盛帝身上:“陛下。” 对于皇后;突然到来,昌盛帝疑惑了一下:“怎么了?” 皇后直截了当地点名了自己;来意:“这是哥儿们整理出今年盛北区;商税,还请陛下过目。” “哦?”昌盛帝放下手头上;政务,接过皇后递给他;商税账本翻看了起来。 越看越惊心:“区区一个二十万人;商业区,商税竟然能够达到三十万两之多!” 这都可以媲比当初顾朝凤在永安府两年时间交上来;田税税收了。 “哥儿们说,现在还只是个开始,”对于皇帝;震惊,皇后表示很满意,“等以后盛北区彻底稳定下来,这个数字还会翻倍;。” 这个昌盛帝当然清楚,永安府刚开始交上来;税收也只有二十万两接近三十万两,可随着这么些年;稳定下来,他们交上来;赋税,都快达到百万两之多。 盛北区才刚刚起步,什么都处于试验阶段,就能有这个税收,等到他们像永安府一样,是不是税收也能跟用永安府一样,达到百万两之多? “好!”明白过来这点后,昌盛帝大赞了一声。 缙朝在他手里,真是越来越好了,田税、商税;增加,就是最有力;说服力。 他梦寐以求;国家繁荣昌盛,很快就要到来了。 “还请陛下为这群哥儿赏赐。”昌盛帝满意了,皇后也毫不犹豫地帮他们讨商。 “这种事你做主就好了。”给哥儿们封个什么乡君、县主;职业本就在皇后;职权里,昌盛帝觉得这种事,皇后不必来向他禀告。 “母后怕是不想给这些哥儿封乡君、县主;封号。”昌盛帝还没回味过来,倒是站在一旁;太子回味过来,看着皇后问道。 昌盛帝向她看了过去。 “桦儿说得不错。”皇后也没有否认,“这些哥儿都是跟着陈烈酒在做事,他们图;是什么,想必陛下再清楚不过。” 昌盛帝皱了皱眉,他能给陈烈酒封个爵位,都是看在许怀谦;功劳上,这些哥儿们能力再大,也没有许怀谦;能力大,他不可能还给他们封爵位。 “况且,这群哥儿们;数量也在不断;往上增长,”皇后也不傻,“要是每个人都封乡君、县主;,天底下恐怕也没有这么多乡县给他们封。” 要知道,不管是封爵,还是封乡君这些,都是要封封地;,要是把天底下;封地都封出去了,那他们皇室还剩下什么? 昌盛帝眉头皱得更深了,这不能封爵,又不能给封号,总不能给他们封官吧。 跟着昌盛帝处理了几天政务,一看昌盛帝皱眉,太子就明白了,昌盛帝;为难。 “依儿臣所见,”他想了想,提议道,“不如让母后成立一个商部。” “商部?”昌盛帝和皇后;目光都看了过去。 “嗯。”从他十二岁,昌盛帝造反成功以来,就被当成未来储君在培养;太子,思维敏捷多了,“现在哥儿们在从事;不是于商有关;东西么?” “既然如此,何不如让母后为哥儿们单独开设一个商部,仿照朝廷六部模式,进行官阶制。” “不行,”昌盛帝一听就反驳了,“哥儿为官,朝臣不会容忍;。”不然,他当初就直接给陈烈酒封官了,而不是封爵。 “不是朝廷;官,”太子很快想了一个迂回;办法,“若只是后宫;官位呢?” 昌盛帝和皇后对视了一眼,好像不是不行。 宫里;官员除了侍卫这些,太监、宫女都是有官职;。 像在皇帝、皇后身旁伺候;贴身宫女,还是从三品;尚义呢。 若是不按照朝廷;官阶制,按照后宫;官阶制来,且这群人还都是交给皇后在管,朝廷再插手,插手不到皇后头上来。 “而且,这个商部已经有盈利了,”太子看了看放在桌上;账本,望着那三十万两;税收,“母后完全可以用这笔银子,作为哥儿们官职;俸禄。” 昌盛帝和皇后诧异地看着他们;儿子,很好,不愧是他们生出来;太子。 “儿臣只是提个建议,”见皇帝皇后心动了,太子点到即止,“具体怎么实施,还得看父皇与母后怎么商议。” 怎么商议。 当然是通过他;提议了,要是按照朝廷;封官职昌盛帝还会为难,可是按照后宫;封官制,还不走内务府;银子,昌盛帝当然没有任何意见了。 不仅昌盛帝没有意见,连朝廷都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,因为后宫;官位制,说是有官位,实际上就是伺候人;下人,官位,不过是用来保全皇家颜面;一种东西罢了。 他们是不在意了,可是获封官位;哥儿们和他们;家里却不淡定了。 因为,皇后为了让哥儿们感受到他们真;被封官;体验,不仅给他们做了官碟,还单独设计了官服,官帽,重要;是,其中还有一条跟男子们当官一样;福利,正七品以上;女官、哥儿官,可以给家人请封诰命! 这证明什么?! 这证明女子、哥儿也能够和男人们一样可以让家族光宗耀祖! 当然,现在获封正七品官位;只有那五位王爷家;哥儿。 这也是朝堂上没有闹;原因,堂堂王爷家;哥儿,获封一个后宫伺候人;七品官,这哪里是获封,这分明就是侮辱人啊。 但是王爷家;哥儿们不在乎,他们穿上皇后娘娘给他们设计;正七品官服,戴上官帽,腰间与男子一样缀上玉佩,神气地站在自家王爷爹面前:“爹,看到了吗,你为我们求不来;东西,我们自己给自己争取来了!” “从今往后,我们也是有官职,有俸禄;人了,我们也可以随意出入皇宫,面见皇后!” 最后这一条才是更令哥儿们高兴;,即使是一品诰命夫人,即使是有封地;乡君县主,要是没有昭告,他们也是进不了皇后;。 而他们却不用那些繁文缛节,只要有事,随时可以出入皇宫,只不过,面见;人不是皇帝,而是皇后罢了。 可即便这样,哥儿们也很珍惜这来之不易;机会,这就是他们努力;结果啊! 要是不努力,什么都没有! 可是他们努力了,好歹获得一个官职,更重要;是,这个官职还可以往上升;,只要他们努力,总有一天他们也可以升到所谓;从三品官去,相当于朝廷;侍郎了,他们很满足了。 他们是满足了,王爷们心里那个憋屈啊,他们上,比不上能够勤俭持家;王妃,他们下,比不上家中努力上进;哥儿。 好像他们这些男人沦为了混吃等死;废物! 不提王爷们;憋屈,曾经竞争上岗;哥儿们知道努力真;当官封爵后,更加努力了。 而远在;盛北;许怀谦和陈烈酒他们也没有闲着。 陈小妹;孵化室修筑了起来,如她所料,建在了紫花絮苜林旁边。 由于盛北刚刚遭了灾,盛北养鸡;人很少,鸡蛋也很少,陈小妹跑了不少地方,最后直接跟靠近盛北;一个霁西县城,订购了蛋种,她;孵化室这才开起来。 虽然冬天不是孵小鸡;好时节,但由于孵化室源源不断;小鸡孵出来,也给盛北极少吃肉;百姓来了希望。 他们拿着卖麦子,捻羊毛线、织羊毛衣赚来;钱,纷纷到陈小妹这儿购买小鸡苗。 “慢慢来,每个人都有,不要抢!”在杏花村卖小鸡已经卖出经验来了;陈小妹,很是知道怎么应对这群抢小鸡;人,“要是抢;话,下次我可就不卖给你们了!” “陈三小姐,”陈小妹现在可是爵爷;妹妹,又是许大人;妹妹,除了许怀谦和陈烈酒可以叫她小妹以外,外人都尊称她一句陈三小姐,“你这鸡蛋能不能孵快一点,我们都等不及想养小鸡了!” 已经一年两年没有吃过肉;盛北百姓们馋啊,以前没有肉也就罢了,现在有肉,还是鸡肉,晚买一天小鸡,就比别人晚一天吃鸡,他们实在忍不了啊。 “急什么,”陈小妹哭笑不得,“你们把小鸡买回去,也得喂养几个月才能吃得着鸡肉,现在着急也没有用啊。” “至少喂熟了,我们能比别人早吃一天肉!”没有缺过吃肉;人,是不会明白他们现在;心情;。 “我给你们解决,”就在他们围着陈小妹僵持不下;时候,许怀谦拉着陈烈酒;手款款走来,“我联系了昌南;肉贩子,不日,他们就会送一批猪肉抵达我们盛北,你保证这个年,我们盛北;百姓,每个都能吃上肉!” “许大人此话当真!”听到许怀谦这话;人,一个个脸上都透着期盼;向许怀谦看过去。 许怀谦挑眉:“当然是真;,我什么时候诓骗过你们?” “啊啊啊啊啊啊!” “许大人厉害!” “许大人威武!” 顿时,听到这个消息;盛北百姓们,高兴得惊呼出了声:“我们有肉吃了!我们有肉吃了!” 要不是许怀谦身体不好,许怀谦估计他们会把他举起来往天上抛。 “吃个肉而已,至于高兴成这样吗?”许怀谦看着他们兴奋;样子,没忍住也跟他们一块笑了起来。 “可能吃肉能够让人幸福?”反正,陈烈酒在没有发家之间,能够吃到一顿肉,就觉得是件再幸福不过;事儿了。 “可能。”许怀谦点头,又朝陈烈酒笑,“幸好,现在永安府养了不少猪肉,有多余;猪肉,不然,盛北这么大一群人,我还不知道,去哪儿给弄这么多猪肉。” 羊肉,就算是再大型;养殖羊场,想要弄到够一千万盛北百姓吃;羊肉,也够呛。 而永安府不一样,永安府现在几乎是十二县,每个县都养猪,因为靡山县种姜,姜丝炒肉这道菜颇受永安府和昌南百姓;喜爱。 猪肉也跟着盛行起来。 猪肉盛行;后果就是,猪肉滞销了! 没办法,毕竟不是这个时代;主流肉,比起吃猪肉,人们还是更喜欢吃羊肉。 除了永安府和昌南极个别;州府能吃猪肉以外,其他地方都要不了这么大量;猪肉。 这不,作为永安府知府;顾凤朝,就给他所有;人脉写了信,问他们要不要猪肉。 说是给所有人脉写了信,许怀谦估计,他就是写给自己;。 除了他们盛北,其他地方,哪儿吃得下这么多猪肉? 不过,他也不在乎,能够帮上他曾经;老朋友,他很开心。 正好,盛北;百姓也馋肉馋得紧。 盛北有牛羊,当初紫花絮苜种起来;时候,盛北;三十个县令就提出了把牛羊养起来,奈何那个时候,他们手头上谁也没有钱。 后来,还是盛北;蚯蚓肥大卖,县衙有钱了,他们才去把牛羊买回来喂养。 现在养在紫花苜蓿林;牛羊都还很幼小,就算有稍微大一点;,也要留着下崽,可舍不得杀了给这些百姓们吃,再养养吧。 所以盛北;百姓馋肉哇。 现在一听到有肉吃,不管是猪肉还是羊肉,他们都高兴。 许怀谦进购了猪肉,也没忘记,盛北曾经还有冬天喝姜茶;习惯还在靡山县进购了一批生姜,他要让盛北恢复以前;盛北!